探索永远在路上!揭秘东大首届教学成就奖获得者的精彩世界!
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教32年来
一直活跃在教学一线
先后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百余名
近日他成为东南大学首届
“教学成就奖”唯一获得者
今天一起随官微走进
建筑学院王建国教授的故事!
★
人物简介
★
王建国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东南大学首届“杰出教学奖”——“教学成就奖”获得者,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曾任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评估委员会副主任,第五、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建筑学科评议组成员等职务;牵头编写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建筑类),参加审定《高等学校建筑学本科专业规范》,为我国建筑专业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建国很好地将学科与专业、教学与科研、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不断探索教学模式改革,为培养高水平建筑创新人才做出突出贡献。他指导学生获Autodesk“建设可持续世界”特别奖等多项国际和国内大奖,他指导的博士生朱渊的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王建国和同事们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编写《城市设计》教材等相关教学参考书。2007年,东南大学建筑学获准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建筑学的建设;2008年,《建筑设计》建设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并于2013年获批国家级资源共享课;2009年,《建筑设计》教学团队获国家级教学团队称号;2012年,获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21年,《现代城市设计方法》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王建国和同事一起,提出东南大学建筑学本科教学新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专业教学改革,牵头申请并获准教育部和外国专家局的“111创新引智基地”和建筑国际化示范学院。
在教学团队的共同努力下,2009年,“开放·交叉·融合——以设计创新为核心的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新体系”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8年,“学做融创通合一体——建筑类创新人才培养的系统改革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国际引领,实践创新——建筑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一等奖;2021年,“互喻式学科融通专业教育”获国际建协首届建筑教育创新奖提名奖。
教师要做坚守而不保守的“任务终结者”
面对数字化时代,建筑学的任务和使命如何?基本学理会有改变吗?建筑教育体系现存的教学内容、知识结构将何去何从?这些都是王建国经常思考的问题。
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王建国一直倡导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的建筑类专业发展应该因地制宜、突出各自的办学特色,多元多姿多样。他常说:“专业评估标准只是建筑办学要求的底线。在此基础上,要力争百花齐放,发挥“长板”效应。
他一直呼吁建筑学界关注学科前沿:
第一,要关注气候变化带来的环境变化。近些年,“城市病”累积爆发、“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频发。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和能力,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的多系统要素的共存协同、韧性发展。
第二,要重视数字技术的发展,增加数据素养。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AI)、万物互联(IoT)等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育正在面临全新的挑战和机遇。数字化时代逐渐走向一个教育主客体之间平等互动的“微粒社会”,同学从过去的“跟老师学”、“跟课堂”的“一对一”到与智库平台和搜索引擎多通道、全方位、即时性的“多对一”,学习方式和知识获取途径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三,要注意“回望”。建筑必须考虑当下人的需求,重视历史保护和文化传承。建筑的社会属性在数字化时代非常重要。在城乡人居环境急剧变迁的今天,建筑仍然需要重构人际交往和人文复兴的中心性使命。经典、传统、时尚乃至网红建筑皆可成为未来城乡环境人文关怀的积极要素。建筑教育应该突出中华优秀建筑文化的传承、扬弃和发展,让学生懂得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时代,饱含民族文化信息、富有地域特色、舒适宜居的城乡空间环境仍然是无可替代的。
图为王建国和团队在牛首山游客中心工地现场
王建国认为,一个“前喻-后喻-互喻”的转变正在到来。过去,上课主要是以教师的传授为主,也就是“前喻”。在某些特定时刻,从学生向老师学习也会转变为老师向学生学习,这是“后喻”。在王建国看来,今天应该是一个“互喻”的时代,师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教师是学习中的首席,把握经验、引领方向,同时也会向学生学习。学生与互联网智库群体智慧的数字化即时性链接正一定程度上代替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式。一个“互喻”为特征的建筑教学的新模式正在到来。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王建国鼓励教师们做终身学习者。他说:“可以试错,也不怕出错;做学问要坚守而不保守。”他常勉励青年教师:“对存量思维要学会‘过往不恋’,过去成功并不意味着未来一定能成功。不能有路径依赖,要不断推陈出新。”
王建国把教学科研等任务的完成分为四种状态。第一种是实用者——快速而准确完成任务。第二种是改进者——不满足于现有成果,在完成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和优化。第三种是竞争者——敢于试错,积极探索,在同行竞争中砥砺前行,持续探新。第四种是终结者——在教学和科研中形成自己独到的创新开拓并取得具有专业学科知识进阶的成果。王建国说:“作为高校教师,要争做任务完成的终结者,并引导学生精益求精。”
学生要成为多专多能的 “π”型人才
王建国赞同《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里的一个观点——“教育必须为尚不存在的未来培养新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知识的宽度远远比深度更重要。
在王建国看来,教育者必须充分认清本科、硕士、博士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及特点,做到“有的放矢”。
本科是打基础的阶段,要让学生接受系统、完整、全面的专业训练,完成从“小白”到“专业新人”的蜕变。这个时候,师生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以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为主。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潜能。
对于硕士生来说,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相对聚焦的方向,相对确定的一个或多个导师,师生之间差不多是“一对一”的关系。这时候,培养因人而异的学生创新性思维变得很重要,研究的内容跟本科集体上课也有所不同。相应的,王建国要求硕士生必须掌握基本的科学思维原理,论文必须要有一手的调研资料和基于实证的分析研究,同时将研究课题内容进行系统性梳理、提炼并据此推导出其规律性认识和科学成果。
到了博士研究阶段,不再仅仅是关于方法、技术的工具性研究,更需要有广博的属于“科学共同体”的知识,也要求有一定的理论建树。要培养他们在理论指导下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并让他们对知识生产有所贡献。王建国要求学生们关注学术发展前沿,在几年内瞄准一个方向并做较为精深、系统和全面的研究。
图为王建国和团队在矿坑公园茶室项目前留影
新千年以来,人们发现原来的工程教育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等开展了相关研究。针对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于是就提出了CDIO(Conceive, Design, Implement, Operate,亦即构思、设计、实施、运行,2000-2004)和基于项目学习( PBL , Project–based Learning)教育理念。后来,又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学院(TUDelft)等合作,提出“NEET”(New Engineering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的教育改革构想,类似于教育部推行的新工科建设。换句话说,要求学生既要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又要会动手解决实际问题。
王建国认为,今天的建筑学子需要同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意识、社会人文的关切和情怀、工程技术素养以及越来越重要的数据素养。需要做到博雅明理、技艺互鉴,并成为“π”型人才。
王建国说:“与只有一项单一专业技能的 “I”型人才、一专多能的“T”字型人才不同,“π”型人才更加全面。“π”上面的横指的是广博的学识和综合能力,它有两条“腿”。一条腿指精湛的专业能力,另一条“腿”是一个“n“的概念——具有很多相关学科的专业能力,这种人才会几条“腿”同时走路,“腿”与“腿”之间并行不悖,其不同的专业交叉及结合往往能生发出新的创新动能。
“东大建筑的辉煌是一代代建筑人接续奋斗的结果”
王建国常说,东大建筑的辉煌是一代代建筑人接续奋斗的结果,他常常感念前辈学人的历史贡献和辛勤付出。
东大建筑从筚路蓝缕的山林开启,经逶迤前行的持续坚守,再到今天春华秋实的硕果累累,已经走过了94个年头。
1927年,中国现代大学教育史上第一个具备完整意义的建筑学科和建筑系在南京诞生了。作为中国现代高等建筑教育的摇篮,东南大学的建筑教育从创办之初就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当时的创系教师大都是从海外学成归来的,他们引进了国际建筑教育界成熟的“巴黎美术学院”教学体系,刘福泰、鲍鼎、刘敦桢等先后执掌建筑系,杨廷宝、童寯等先生也在1940年代加入。建筑系先后培育出吴良镛、戴念慈、刘光华、郑孝燮、汪坦、陈其宽等一批日后享誉海内外的学界翘楚。新中国成立后,又培养出齐康、钟训正、戴复东、程泰宁、张致中、潘谷西、刘先觉、郭湖生等我国第二代著名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
在长期的建筑教育实践探索中,南工建筑系提出“严、实、活、透、硬”五字教育方针——要求要严、作风要实、思路要活、理论要透、基本功要硬。王建国说:“五字方针体现了现代大学教育中崇尚知识诚笃、学术尊严和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思想和精神引领和培育了几代东大建筑学人,也对中国建筑教育界产生了持续的重要影响。”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建筑教学不断注入新的因素。一大批青年教师出国学习、进修,把国外的教学经验带回东大,专业教育在中西碰撞中不断前行。
2001年,王建国担任东南大学建筑系主任。2003年建筑系更名为建筑学院,王建国成为首任院长。他很早指出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认为教育要走出象牙塔、关注学科发展前沿并适应国家改革开放的要求,还前瞻性地提出未来建筑的几个发展方向——低碳绿色,数字技术,遗产保护,城市设计和新型城镇化。
同时,东南大学建筑学科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学院坚持推进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努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博雅特点,通晓国际规则的“π”型人才。
“好好给学生上课,是学校里最重要的事!”
王建国经常跟青年教师说:“学生的课,是学校里最重要的事!”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王建国学术活动多、行政事务繁重,但给学生上课永远排在工作日历的第一行。有次临时出差,一下飞机就直奔学校,利用晚上时间给本科生补设计课,时任研究生助教的林岩说:“那晚,我离开工作室的时候已经十点多了了,王老师还在给同学点评作业……”
图为王建国和学生在江宁钱家渡村工地现场
王建国的博士弟子朱渊如今是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博士一年级时,朱渊撰写了一篇论文请导师修改,没想到返回的修改稿满是红笔写成的修订和批注,不仅是文章的层次结构、语句措辞,甚至标点符号都做了修改。这让朱渊感触很深,从此以后特别提醒自己需要时刻认真、关注细节。
刚上大一的时候,本科生李翔宇对于建筑学相关学科了解得很少。在听了王建国的《城市设计概论》课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王老师好像给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豁然开朗。他让我了解到专业的研究前沿,最重要的是,让我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学好这个专业!”从那以后,只要有王建国的讲座,李翔宇就一定会去听。有时候想法遇到瓶颈,她也会去看一看王老师的作品和文章,寻找解决问题的灵感。
王建国经常跟学生们说:“作为建筑师,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学生们曾跟王建国一起到上海新场古镇调研,师生一起住在镇上的青年旅舍。清晨6点,王建国就早早起床,阅读关于古镇的文献资料,并到镇上实地踏勘。8点多大家集合出发调研时,王建国已经考察完一圈准备再次出发了。
助手姚昕悦说:“ 王老师经常深夜给我们回邮件,经常连续出差,数天辗转几座城市。他身上的那股拼劲,常常让我们自叹不如……”
“有底线的坚守”和“有智慧的倾听”
建筑学科的师生,经常要跟甲方联系并共事。30多年来,王建国一直坚持“有底线的坚守”和“有智慧的倾听”。这两点,对学生们影响很大。
2001年,他带队参加广州市传统中轴线城市设计竞赛并中标,设计过程中发现《老广州》画册上有一幅广州最早的五仙门电厂照片就在规划区内,而原先获批的建设规划已经计划将其拆除了,对此,王建国通过科学研究和历史价值评估,坚持保留该老建筑,最终说服政府有关部门,将其保护下来,今天已经列为文物建筑。
作为著名的建筑学者,王建国不仅关注重大项目,还承接了一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项目,如带领学生做了南京江宁钱家渡村和东龙村的田园特色乡村建设项目,让同学感受中国的乡村生计发展如何破解的问题,后来,央视专门还对钱家渡村改造进行了专题报道。学生们说:“王老师在意的是项目本身的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并不会对经济价值过于偏重。
2016年,王建国团队承接了一个小学的设计项目。项目很小,王建国却倾注了很多心血,亲自跑了许多趟工地,很多事都亲力亲为。为了选择合适的穿孔板,王建国请施工单位做了大小、形状、颜色各不相同的样板,自己到现场选择。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新建的小学校舍具有浓郁的江南韵味和新中式建筑简约素雅的风格,建设单位非常满意。遇到合理的建议,王建国从来都是耐心倾听并积极采纳。
“要敢于填补学界的空白!”
王建国用很多方式鼓励学生坚持终身学习并广泛学习各专业的知识。对于朱渊来说,博士生导师王建国“形散而神不散”的理念对自己影响颇深并无形中影响着自己对学生的指导。
所谓“形散”,他不喜欢把青年教师约束在自己周围,他更愿意给大家尽可能大的自由空间,鼓励学生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所谓“神不散”,他会结合青年教师的特点,给大家分配不同的任务,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成长。王建国喜欢在出差路上、吃饭的时候跟学生们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讲述自己在外出开会、承担项目、指导学生中的体悟。他还会把自己读的书、学习的视频、绘画的作品一一分享给学生们。
十次小组(Team X)曾经是非常有影响的国际建筑师组织,对现当代建筑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成员提出了“改变的美学”、“中介空间”、“毯式建筑”等一系列观点在学界影响至深。
但是国内一直没有人对十次小组做过系统性的研究,王建国鼓励朱渊研究十次小组:“我们要敢于填补国内学界研究的空白!”朱渊接下了这个任务并为此作出很多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朱渊最终出色地完成了这个研究,并写出一篇后来获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杰作,论文及后来的成书也成为在中文语境中研究Team X最重要的文献。
谈及已经取得的成就,王建国非常谦虚。他经常说:“作为教师,我们的教学探索永远在路上”。他在《建筑师的二十岁》序言里曾写过这样一句话:“建筑学子学习过程中反映出的那种‘无知而无畏’的激情与热望,可贵而难得。‘年轻’虽然通常意味着稚嫩与脆弱,但也有着对于理想的憧憬和富有活力的创新精神。”这段话,一直激励着他在专业上跋山涉水,勇往直前,也成为很多建筑学子的座右铭……
将专业发挥到极致
将学术挖掘到至深
将教育进行到永远
这是一位东大教授
多年来一直
不懈追求的事情
捧着一颗炽热的心
为研究事业、教育事业而奋斗
值得我们的热烈喝彩
新媒体工作室
往期精选 Editors' Choice
文字 |唐瑭
编辑 | 张秦黛柔
责编 | 张佳仪
分享、点赞、点亮1000个在看!
为王建国院士点赞!